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口腔医学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在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检索《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IJOS)2009-2019年发表的全部论文,对文献类型、引用频次、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口腔医学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在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检索《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IJOS)2009-2019年发表的全部论文,对文献类型、引用频次、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研究设计、作者和发文机构进行分析。结果IJOS共载文369篇,其中论著284篇(77.0%),综述72篇(19.5%);WoS数据库显示总被引频次为6771次,共369篇论文被引;Elsevier Scopus数据库显示总被引频次为6456次,共345篇论文被引,被引频次逐年上升。从研究设计看,IJOS发文以基础实验研究为主,人/患者、细胞、动物实验排在关键词前3位,而随机对照试验和对照临床研究较少;口腔肿瘤/鳞状细胞癌、代谢和生物膜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生理学、药物效应和病理学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中国作者发表论文172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四川大学(83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Zhou X D,共发表论文33篇;有86篇论文受到基金资助,其中38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论IJOS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学术影响力呈稳定增长趋势,对其载文主题和热点等进行分析可为科研人员了解口腔医学前沿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背景合理控制血压并不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子痫前期发生风险,而控制PIH患者血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脐动脉血流直接关系到母婴结局,因此探讨PIH患者精准控压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对比拉贝洛尔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PI...背景合理控制血压并不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子痫前期发生风险,而控制PIH患者血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脐动脉血流直接关系到母婴结局,因此探讨PIH患者精准控压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对比拉贝洛尔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PIH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初步探索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PIH精准控压策略。方法选取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内科及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区分院内科门诊2015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PIH患者120例,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启动降压治疗的血压阈值为≥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治疗后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 mm Hg为达标。A组患者口服拉贝洛尔片,B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及A组与B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收缩末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时间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比较A组与B组患者治疗2、3、4周血压达标率,母婴结局,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入组次日血浆Hcy水平与PIH患者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B组2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未按规定完成4周治疗。A组、B组患者入组次日SBP、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S/D、PI、RI高于对照组,脐动脉VM慢于对照组(P<0.01),而A组与B组患者入组次日SBP、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S/D、VM、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SBP、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S/D、PI、RI高于A组,脐动脉VM慢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次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口腔医学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在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检索《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IJOS)2009-2019年发表的全部论文,对文献类型、引用频次、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研究设计、作者和发文机构进行分析。结果IJOS共载文369篇,其中论著284篇(77.0%),综述72篇(19.5%);WoS数据库显示总被引频次为6771次,共369篇论文被引;Elsevier Scopus数据库显示总被引频次为6456次,共345篇论文被引,被引频次逐年上升。从研究设计看,IJOS发文以基础实验研究为主,人/患者、细胞、动物实验排在关键词前3位,而随机对照试验和对照临床研究较少;口腔肿瘤/鳞状细胞癌、代谢和生物膜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生理学、药物效应和病理学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中国作者发表论文172篇,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四川大学(83篇),发文最多的作者是Zhou X D,共发表论文33篇;有86篇论文受到基金资助,其中38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论IJOS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学术影响力呈稳定增长趋势,对其载文主题和热点等进行分析可为科研人员了解口腔医学前沿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背景合理控制血压并不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子痫前期发生风险,而控制PIH患者血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脐动脉血流直接关系到母婴结局,因此探讨PIH患者精准控压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的对比拉贝洛尔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PIH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初步探索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PIH精准控压策略。方法选取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内科及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区分院内科门诊2015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PIH患者120例,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启动降压治疗的血压阈值为≥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治疗后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 mm Hg为达标。A组患者口服拉贝洛尔片,B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及A组与B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收缩末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时间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比较A组与B组患者治疗2、3、4周血压达标率,母婴结局,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入组次日血浆Hcy水平与PIH患者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B组2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未按规定完成4周治疗。A组、B组患者入组次日SBP、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S/D、PI、RI高于对照组,脐动脉VM慢于对照组(P<0.01),而A组与B组患者入组次日SBP、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S/D、VM、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SBP、DBP、血浆Hcy水平及脐动脉S/D、PI、RI高于A组,脐动脉VM慢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次日
文摘目的分析小剂量拉贝洛尔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1级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EH 1级孕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硝苯地平组各75例,分别给予小剂量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孕妇的血压及母胎心率,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母婴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孕妇的血压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的血压低于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组孕妇与胎儿心率均高于治疗前,而联合组的孕妇与胎儿心率低于治疗前水平及硝苯地平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2周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硝苯地平组(均P<0.05),且治疗后4周的显效率达100%,亦高于硝苯地平组(均P<0.05)。联合组无子痫前期发生,孕妇心脏期前收缩消失;硝苯地平组出现低血压1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各2例。联合组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硝苯地平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硝苯地平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硝苯地平比较,小剂量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可更好更快地控制EH 1级孕妇的血压,适当减慢孕妇与胎儿心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