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淬火T8A钢试样在170℃和400℃进行电场(4 k V/cm)与非电场回火2 h后的组织形貌,并对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冲击断口扫描观察。结果表明,电场与非电场回火试样的SEM形貌没有明显变化;400℃电...借助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淬火T8A钢试样在170℃和400℃进行电场(4 k V/cm)与非电场回火2 h后的组织形貌,并对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冲击断口扫描观察。结果表明,电场与非电场回火试样的SEM形貌没有明显变化;400℃电场回火后TEM形貌中的碳化物与非电场TEM形貌中碳化物相比有明显球化的趋势,说明电场促进了回火进程;电场回火降低了试样的硬度值;与相应的非电场回火试样相比,400℃电场回火后,T8A钢的冲击吸收能量降低了27%,但170℃回火后,T8A钢试样冲击吸收能量提高了14%。展开更多
目的使有限元模拟技术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而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以及可能发生的LOCA(Loss of Coolant Accident)事故下的应急措施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OMSOL软件模拟分析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LOCA条件下分别经...目的使有限元模拟技术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而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以及可能发生的LOCA(Loss of Coolant Accident)事故下的应急措施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OMSOL软件模拟分析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LOCA条件下分别经感应加热和电阻加热后的温升行为。结果感应加热条件下,锆材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平均温度与表面中心点温度的差值随着温度上升逐渐增大,在1200℃瞬时温度下,温度差值最高,约为41℃。电阻加热条件下,锆材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内中心温度与表面中心点温度在加热的整个阶段近乎重合,最大差值约为3℃;锆材的体积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与表面中心点温度的差值出现负值,最大差值约为30℃。结论电阻加热和感应加热虽均适用于堆外研究反应堆失水事故下包壳材料所面临的超高温度及超快升温速率的工况模拟,但限于实际工况下电阻加热速率的滞后性,推荐使用感应加热进行后续的模拟研究工作。相关结果可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借助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淬火T8A钢试样在170℃和400℃进行电场(4 k V/cm)与非电场回火2 h后的组织形貌,并对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冲击断口扫描观察。结果表明,电场与非电场回火试样的SEM形貌没有明显变化;400℃电场回火后TEM形貌中的碳化物与非电场TEM形貌中碳化物相比有明显球化的趋势,说明电场促进了回火进程;电场回火降低了试样的硬度值;与相应的非电场回火试样相比,400℃电场回火后,T8A钢的冲击吸收能量降低了27%,但170℃回火后,T8A钢试样冲击吸收能量提高了14%。
文摘目的使有限元模拟技术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而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以及可能发生的LOCA(Loss of Coolant Accident)事故下的应急措施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OMSOL软件模拟分析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LOCA条件下分别经感应加热和电阻加热后的温升行为。结果感应加热条件下,锆材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平均温度与表面中心点温度的差值随着温度上升逐渐增大,在1200℃瞬时温度下,温度差值最高,约为41℃。电阻加热条件下,锆材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内中心温度与表面中心点温度在加热的整个阶段近乎重合,最大差值约为3℃;锆材的体积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与表面中心点温度的差值出现负值,最大差值约为30℃。结论电阻加热和感应加热虽均适用于堆外研究反应堆失水事故下包壳材料所面临的超高温度及超快升温速率的工况模拟,但限于实际工况下电阻加热速率的滞后性,推荐使用感应加热进行后续的模拟研究工作。相关结果可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基金Project(2016YFB0300801)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Project(51871043)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Project(N180212010)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