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天津与中国社会转型
1
作者
马忠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
在近代中西交汇的背景下,天津在开埠后迅速成长为北方最大的口岸城市和重要的军政运作中心。自晚清以迄民国,天津是权力、资本与信息的汇聚之地,中、西、土、洋不同元素塑造了天津的城市样貌与文化性格,旧城、租界与新区并存的。
关键词
近代天津
中国社会转型
学海堂
深识红楼虚与真——读郭则沄《红楼真梦》
预览
2
作者
张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8-174,共7页
成书于1940年的《红楼真梦》,在续书主旨、接续方式、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清代《红楼梦》续书《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极为相似,都在接续宝黛钗的后续故事,使生旦团圆,贾府复兴。然而,它将太虚归太虚,人间归人间,以两...
成书于1940年的《红楼真梦》,在续书主旨、接续方式、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清代《红楼梦》续书《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极为相似,都在接续宝黛钗的后续故事,使生旦团圆,贾府复兴。然而,它将太虚归太虚,人间归人间,以两分之法区别虚实真假,是其匠心独具处。抗战时期,作为清朝遗老的郭则沄,以清代文人惯用的游戏笔墨改离散悲剧为团圆喜剧,寄托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真梦》
郭则沄
续书
贾宝玉
贾政
贾珍
贾兰
贾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词人郭则沄诗词社团活动考论
预览
3
作者
昝圣骞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郭则沄是民国京津地区一系列重要诗词社团的主要参与者和倡导者。对以郭氏为代表的遗民词人来说,社团是他们互通声气、砥砺诗艺的场所,也是寄托遗民之情、表明文化立场的地方。通过社集和社课,郭则沄维续了福建诗学与郭氏家族文学的传统...
郭则沄是民国京津地区一系列重要诗词社团的主要参与者和倡导者。对以郭氏为代表的遗民词人来说,社团是他们互通声气、砥砺诗艺的场所,也是寄托遗民之情、表明文化立场的地方。通过社集和社课,郭则沄维续了福建诗学与郭氏家族文学的传统,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以诗词社的形式,郭氏还召集了相当一批作家,形成了一个以闽籍诗人为主体的文学群体,为近现代诗、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角度与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词
郭则沄
诗社
词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小说到戏曲:《红楼真梦》的文体转换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
1
4
作者
左鹏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1,共9页
生活于晚清、民国之际的郭则淫以学者身份从事小说、戏曲创作,先作《红楼真梦》小说,继撰《红楼真梦传奇》,这一再度创作行为和文体转换反映了作者对解读红楼故事的执著与自信;从人生态度和所处时代来看,其创作《红楼真梦》小说和...
生活于晚清、民国之际的郭则淫以学者身份从事小说、戏曲创作,先作《红楼真梦》小说,继撰《红楼真梦传奇》,这一再度创作行为和文体转换反映了作者对解读红楼故事的执著与自信;从人生态度和所处时代来看,其创作《红楼真梦》小说和戏曲的主要用意并不在于这两种文学样式本身,而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就晚清以来的世道变迁与文化发展而言,这种道德忧患和文化忧虑并非多余,更不宜以落后腐朽完全否定,而是含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则澐
《红楼真梦》
小说与戏曲
文体转变
文化内涵
清遗民词社——须社
预览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传庆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0,共7页
须社是19世纪20年代末流寓天津的清朝遗民结成的著名词社,由郭则沄主持。须社词侣将须社与宋遗民诗社"汐社"联系,借填词抒发故国之思,其成为民国之"汐社"的直接原因是北洋政府的灭亡。须社在词学旨趣上推尊南宋词,以朱祖谋与郑文焯...
须社是19世纪20年代末流寓天津的清朝遗民结成的著名词社,由郭则沄主持。须社词侣将须社与宋遗民诗社"汐社"联系,借填词抒发故国之思,其成为民国之"汐社"的直接原因是北洋政府的灭亡。须社在词学旨趣上推尊南宋词,以朱祖谋与郑文焯为导师,其创作典型体现了遗民文人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社
汐社
郭则沄
清遗民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天津与中国社会转型
1
作者
马忠文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
文摘
在近代中西交汇的背景下,天津在开埠后迅速成长为北方最大的口岸城市和重要的军政运作中心。自晚清以迄民国,天津是权力、资本与信息的汇聚之地,中、西、土、洋不同元素塑造了天津的城市样貌与文化性格,旧城、租界与新区并存的。
关键词
近代天津
中国社会转型
学海堂
Keywords
Guo
Zeyun
Long
Gu
Shan
Ren
Nian
Pu
Qing
loyalists
Tianjin
politics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题名
深识红楼虚与真——读郭则沄《红楼真梦》
预览
2
作者
张云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8-174,共7页
文摘
成书于1940年的《红楼真梦》,在续书主旨、接续方式、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清代《红楼梦》续书《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极为相似,都在接续宝黛钗的后续故事,使生旦团圆,贾府复兴。然而,它将太虚归太虚,人间归人间,以两分之法区别虚实真假,是其匠心独具处。抗战时期,作为清朝遗老的郭则沄,以清代文人惯用的游戏笔墨改离散悲剧为团圆喜剧,寄托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关键词
《红楼真梦》
郭则沄
续书
贾宝玉
贾政
贾珍
贾兰
贾蕙
Keywords
A
Tru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Guo
Zeyun
continuations
Jia
Baoyu
Jia
Zheng
Jia
Zhen
Jia
Lan
Jia
Hui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词人郭则沄诗词社团活动考论
预览
3
作者
昝圣骞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基金
本文为曹辛华教授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13&ZD118)相关成果.
文摘
郭则沄是民国京津地区一系列重要诗词社团的主要参与者和倡导者。对以郭氏为代表的遗民词人来说,社团是他们互通声气、砥砺诗艺的场所,也是寄托遗民之情、表明文化立场的地方。通过社集和社课,郭则沄维续了福建诗学与郭氏家族文学的传统,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以诗词社的形式,郭氏还召集了相当一批作家,形成了一个以闽籍诗人为主体的文学群体,为近现代诗、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角度与线索。
关键词
民国
词
郭则沄
诗社
词社
Keywords
the
Republic
China
Ci
poetry
Guo
Zeyun
association
of
poetry
association
of
Ci
poet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小说到戏曲:《红楼真梦》的文体转换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
1
4
作者
左鹏军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91,共9页
基金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戏剧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JJD760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文体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51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IOBZW071)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生活于晚清、民国之际的郭则淫以学者身份从事小说、戏曲创作,先作《红楼真梦》小说,继撰《红楼真梦传奇》,这一再度创作行为和文体转换反映了作者对解读红楼故事的执著与自信;从人生态度和所处时代来看,其创作《红楼真梦》小说和戏曲的主要用意并不在于这两种文学样式本身,而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就晚清以来的世道变迁与文化发展而言,这种道德忧患和文化忧虑并非多余,更不宜以落后腐朽完全否定,而是含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
关键词
郭则澐
《红楼真梦》
小说与戏曲
文体转变
文化内涵
Keywords
Guo
Zeyun
Hong
Lon
Zhen
Meng
novel
and
drama
literary
style
change
cultural
connotation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清遗民词社——须社
预览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传庆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0,共7页
基金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TJZW12-005)
文摘
须社是19世纪20年代末流寓天津的清朝遗民结成的著名词社,由郭则沄主持。须社词侣将须社与宋遗民诗社"汐社"联系,借填词抒发故国之思,其成为民国之"汐社"的直接原因是北洋政府的灭亡。须社在词学旨趣上推尊南宋词,以朱祖谋与郑文焯为导师,其创作典型体现了遗民文人的诉求。
关键词
须社
汐社
郭则沄
清遗民
Keywords
Xushe
Xishe
which
typically
reflected
the
emotion
of
Qing
Loyalists.
Guo
zeyun
Qing
Loyalists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天津与中国社会转型
马忠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2
深识红楼虚与真——读郭则沄《红楼真梦》
张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国词人郭则沄诗词社团活动考论
昝圣骞
《泰山学院学报》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小说到戏曲:《红楼真梦》的文体转换与文化内涵
左鹏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5
清遗民词社——须社
杨传庆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