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开课”的德育思考 |
陆建平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课的实践与思考 |
靳苗苗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3
|
北京语文课堂:亟须去假归真 |
王旭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4
|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多声声乐作品表演形式在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应用 |
李静玉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1 |
5
|
|
5
|
浅谈声乐、表演课程的开设对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学习的帮助 |
贾曜榕
|
《戏剧之家》
|
2015 |
4
|
|
6
|
此间的少年和大山里的英语表演课——6岁的他还把同龄人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 |
马黎
杨琳惜
|
《文化交流》
|
2018 |
0 |
|
7
|
赋予自己的观念以自己的形式——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本科班办班放谈 |
张仲年
孙祖平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8
|
基于IECA原则的高中英语戏剧表演课活动设计 |
魏淑梅
|
《基础教育参考》
|
2018 |
0 |
|
9
|
基于IECA原则的高中英语戏剧表演课活动设计 |
魏淑梅
|
《广东教育:综合版》
|
2018 |
0 |
|
10
|
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构想——声乐表演课程设置 |
李秀华
蔡玲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1
|
回归公开课的本真 |
黄解放
|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2010 |
2
|
|
12
|
基础训练对演员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台词课、表演课、正音课的演员实践性教学 |
张博
|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3
|
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初探 |
苏丹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4 |
0 |
|
14
|
常态课也可以上得精彩——以一堂初中英语课为例 |
张云峰
|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
|
2012 |
1
|
|
15
|
改革与探索——表演教学思考一二 |
李学通
|
《戏剧艺术》
|
1988 |
1
|
|
16
|
表演课在民间舞专业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
毛侃
|
《音乐生活》
|
2009 |
1
|
|
17
|
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舞台表演课的思考 |
梁颖
|
《中国音乐教育》
|
2014 |
2
|
|
18
|
声音与表演的融合——从青歌赛看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表演课的设置和改革 |
朱艳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简化”与“诗化”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 |
林晓华
滕春友(点评)
|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2010 |
2
|
|
20
|
体育优质课评课的若干思考——对重庆市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感想 |
陈凤凌
唐金秀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