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309
篇文章
<
1
2
…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章速递
夸美清朝统治 敌视辛亥革命 《清史稿》为何没能列入二十五史
认领
1
作者
罗山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明史》,都是官方认定的正史,大半是官方直接修订,剩下的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可。二十四史之后,1922年,民国大总统将一部新的著作列入正史,于是有了二十五史。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认定,这新加入的一部,一定是《...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明史》,都是官方认定的正史,大半是官方直接修订,剩下的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可。二十四史之后,1922年,民国大总统将一部新的著作列入正史,于是有了二十五史。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认定,这新加入的一部,一定是《清史稿》。实则不然,这新加入的一部是《新元史》,作者是参与《清史稿》编修的清廷遗老柯劭态。那么,《清史稿》为何没能列入二十五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明史》
辛亥革命
二十五史
柯劭
二十四史
正史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初著名学者施璜传略--乾隆《施氏家谱》研读札记
认领
2
作者
陈平民
《徽州社会科学》
2020年第8期28-30,9,共4页
笔者早年看过赵尔巽等编撰的《清史稿》。前几年撰《〈清史稿〉中的徽州籍学者》发表。入传《清史稿》"儒林"卷的学者凡283人,其中徽州籍20人。徽州籍20人中有施璜,他是休宁黎阳人(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当时限于资料,对...
笔者早年看过赵尔巽等编撰的《清史稿》。前几年撰《〈清史稿〉中的徽州籍学者》发表。入传《清史稿》"儒林"卷的学者凡283人,其中徽州籍20人。徽州籍20人中有施璜,他是休宁黎阳人(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当时限于资料,对施氏生平著述还知之不详,不少悬拟的问题未能解决。最近,有幸读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婺源续修的《施氏家谱》,获悉鲜为人知资料不少。这里,参证有关史料,再作小文,与读者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安徽省黄山市
屯溪区
清史稿
赵尔巽
生平著述
文章速递
《清史稿·土司传》订误一则
认领
3
作者
纳彬
《清史论丛》
2020年第1期290-293,共4页
《清史稿》错误较多,这是尽人皆知的,读者稍不留意,就会落入陷阱。近读《清史稿·土司传》,其中即有这样一段文字:(雍正)六年,鄂尔泰总督三省,其土州安于蕃、镇沅土府刁瀚,及赭乐长官土司、威远州、广南府各土目,先后劾黜,惟刁氏之...
《清史稿》错误较多,这是尽人皆知的,读者稍不留意,就会落入陷阱。近读《清史稿·土司传》,其中即有这样一段文字:(雍正)六年,鄂尔泰总督三省,其土州安于蕃、镇沅土府刁瀚,及赭乐长官土司、威远州、广南府各土目,先后劾黜,惟刁氏之族舍土目煽纠威远黑倮复反,戕知府刘洪度。于是尽徙已革土司土目他省安置。赵尔巽:《清史稿》第47册卷514《土司传三·云南土司》,中华书局,1977,第14257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土目
鄂尔泰
广南府
赵尔巽
清史稿
土府
威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进士书法
认领
4
作者
秦欣欣
《收藏》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清代自入关以来,为了稳定局面,巩固统治,笼络人才,顺承明代制度实施科举考试。据《清史稿》记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省直,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清代自入关以来,为了稳定局面,巩固统治,笼络人才,顺承明代制度实施科举考试。据《清史稿》记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省直,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而书法是这一制度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童试、乡试、会试还是殿试,其优劣都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据专家研究,清代文状元有114人,而在书法文献中有记载的就达78人,可见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科举考试
书法文献
博物馆藏
选拔人才
巩固统治
八股文
新乡市
叶嘉莹讲女性词(二十)
认领
5
作者
叶嘉莹
杨爱娣(整理)
《文史知识》
2020年第9期77-82,共6页
我们讲了明清之际为什么女性这样解放,为什么这些男子忽然间欣赏起女子的才华来了,并讲述了很多原因。那么下边我们就讲清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徐灿的诗词。一般来说,女子在历史上没有传记,但是徐灿有,《清史稿》列传二九五有《陈之...
我们讲了明清之际为什么女性这样解放,为什么这些男子忽然间欣赏起女子的才华来了,并讲述了很多原因。那么下边我们就讲清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徐灿的诗词。一般来说,女子在历史上没有传记,但是徐灿有,《清史稿》列传二九五有《陈之遴妻徐传》,"陈之遴妻"就是徐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灿
叶嘉莹
女性词
女词人
陈之遴
《
清史稿
》
明清之际
诗词
“马拉火车”的秘密
认领
6
作者
白晓娜
《人民交通》
2020年第22期59-63,共5页
《清史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光绪)三年,有商人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十八里,是为中国自筑铁路之始。”和许多早期史料一样,这样的记载,能为历史留痕,却又在细节上失真。唐胥铁路的确为中国自筑铁路之始,但其正式建设时间却是1881年(光绪...
《清史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光绪)三年,有商人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十八里,是为中国自筑铁路之始。”和许多早期史料一样,这样的记载,能为历史留痕,却又在细节上失真。唐胥铁路的确为中国自筑铁路之始,但其正式建设时间却是1881年(光绪七年)。唐胥铁路,是条不一般的铁路。无论是在《清史稿》里,还是在无数后来研究者的著述中,它的修建都显示出多方面的开创意义。在这条铁路通车百余年后,让我们拨开纷杂的史料,重新聚焦于这条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开创意义
唐胥铁路
百龄:三起三落的“能臣之冠”
认领
7
作者
王残阳
《各界》
2020年第7期50-54,共5页
百龄,字菊溪,张氏,汉军正黄旗人,籍贯河北隆化。他是清朝嘉庆皇帝极为倚重的封疆大吏之一,曾先后担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等要职,判处了多起案情错综复杂的大案要案,在其晚年得子之时,嘉庆皇帝亲自为其子赐名、予世袭官职,《清史稿》...
百龄,字菊溪,张氏,汉军正黄旗人,籍贯河北隆化。他是清朝嘉庆皇帝极为倚重的封疆大吏之一,曾先后担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等要职,判处了多起案情错综复杂的大案要案,在其晚年得子之时,嘉庆皇帝亲自为其子赐名、予世袭官职,《清史稿》称其为“能臣之冠”。但与之同时,他的为官之路也十分坎坷,经历了“三起三落”,乃至死后依然留下了说不尽的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封疆大吏
两江总督
嘉庆皇帝
赐名
三起三落
能臣
河北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湖茶缘
认领
8
作者
茶玩得歌(文/图)
《度假旅游》
2020年第6期70-71,共2页
闲来弄玩茶文化,了解一些徽州茶事,知道屯溪这地方在《清史稿·地理志》中被叫做"茶务都市",很是了不得。还知道阳湖老街的外边溪茶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尤其有片徽州茶叶大王吴荣寿的老房子坐落其中,于是时不时到此走走...
闲来弄玩茶文化,了解一些徽州茶事,知道屯溪这地方在《清史稿·地理志》中被叫做"茶务都市",很是了不得。还知道阳湖老街的外边溪茶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尤其有片徽州茶叶大王吴荣寿的老房子坐落其中,于是时不时到此走走,企图嗅寻幽香,寻点资源,获取信息,汲求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茶缘
清史稿
地理志
茶韵
茶叶
老房子
新时代的预示,旧时代的挽歌 《史记》的精神世界
认领
9
作者
押沙龙
《国家人文历史》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中国历史学家里,司马迁是一个绝对的异数。一套二十四史,在体例上大家都延续《史记》开创的先河。但是在精神上,后来的史家遵循的其实是班固的路线。他们都是用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去审视历史:一个大臣是忠还是奸呢,一个皇帝是明还是昏...
在中国历史学家里,司马迁是一个绝对的异数。一套二十四史,在体例上大家都延续《史记》开创的先河。但是在精神上,后来的史家遵循的其实是班固的路线。他们都是用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去审视历史:一个大臣是忠还是奸呢,一个皇帝是明还是昏呢,一个社会是治还是乱呢。从《汉书》到《清史稿》,差不多都被同一套话语体系笼罩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史记》
二十四史
《汉书》
旧时代
话语体系
挽歌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雄心激似大江潮——读郑成功一首轶诗
认领
10
作者
沈淦
《炎黄纵横》
2020年第3期56-57,共2页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父亲郑芝龙是明末海盗,往来于日本、台湾与闽海之间,垄断东南沿海贸易,后于崇祯年间受朝廷招抚,任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父亲郑芝龙是明末海盗,往来于日本、台湾与闽海之间,垄断东南沿海贸易,后于崇祯年间受朝廷招抚,任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受封"南安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聿键
清史稿
两汉循吏如何治政施策
认领
11
作者
侯浩
《月读》
2020年第11期52-56,共5页
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为"循吏"立传的先河,"二十四史"中有十九史为清正干练的古代官员立传,这些人被称为"循吏"或"良吏"。《清史稿》中也有《循吏传》。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的开...
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为"循吏"立传的先河,"二十四史"中有十九史为清正干练的古代官员立传,这些人被称为"循吏"或"良吏"。《清史稿》中也有《循吏传》。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的开头便写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他认为,官吏奉公守法、尽职尽责,按法律和规矩施政就能把自己管辖的区域治理好,没有必要实行严刑峻法和苛政暴政,不该对老百姓采取高压态势。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写道:"(循吏)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总结循吏治政的特点包括:"移变边俗、仁信笃诚、使人不欺、委任贤良、明发奸伏、吏端禁止、导德齐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循吏传
《后汉书》
区域治理
严刑峻法
奉公守法
二十四史
循吏列传
杨宾与《柳边纪略》
认领
12
作者
北辰
《文存阅刊》
2020年第3期70-75,共6页
《柳边纪略》是一本史地类的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全书共有五卷,四万五千余字,洋洋洒洒,记述了东北地区的山川地理、官制兵额、驿站关隘、物产互市、民族风俗等情况。《清史稿》说:“《柳边纪略》述塞外事甚详。”《清史列传》...
《柳边纪略》是一本史地类的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全书共有五卷,四万五千余字,洋洋洒洒,记述了东北地区的山川地理、官制兵额、驿站关隘、物产互市、民族风俗等情况。《清史稿》说:“《柳边纪略》述塞外事甚详。”《清史列传》说:“其书网罗巨细,足以订史书之谬,而补版图之缺。”梁启超先生说:此书“开创了边檄地理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
列传》
《
清史稿
》
杨宾
民族风俗
梁启超先生
《隋书》校读札记十二则
认领
13
作者
黄楼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0-12,共3页
著名学者吴玉贵、孟彦弘先生主持修订的点校本《隋书》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成果之一,已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修正了1973年点校本未完善处,为学术界提供了权威、精准的《隋书》研究底本。...
著名学者吴玉贵、孟彦弘先生主持修订的点校本《隋书》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成果之一,已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修正了1973年点校本未完善处,为学术界提供了权威、精准的《隋书》研究底本。在读书过程中,笔者发现《隋书》若干文句与《北史》或出土墓志存有一定的差异,仍有进一步研讨之余地。今就目力所及,略陈如下,以期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隋书》
出土墓志
点校本
《北史》
二十四史
目力所及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论清史编修与逊清遗老群体的分化
认领
14
作者
陶亚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7,共9页
1914年民国政府开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一些遗老出于现实需要,逐渐改变拒绝与民国政府合作的态度,进入清史馆参加编修清史。一部分遗老则认为清史编修是对清廷的不尊重,因此拒绝参与,亦借此表达与民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并对《清史稿》最...
1914年民国政府开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一些遗老出于现实需要,逐渐改变拒绝与民国政府合作的态度,进入清史馆参加编修清史。一部分遗老则认为清史编修是对清廷的不尊重,因此拒绝参与,亦借此表达与民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并对《清史稿》最终版本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清史编修象征清朝国祚的终结,因而逊清皇室不仅拒绝配合清史编修,而且对参加清史编修的遗老采取排斥的态度,不仅使清史馆遗老与逊清王室关系紧张,还造成了逊清遗老群体的分化。虽然最终形成的《清史稿》因为种种原因错谬较多,质量不高,并且以美化清朝为基调,但是历时十三年的清史编修工作不仅消磨了参编遗老们的岁月和精力,也抵消了他们对民国政府的抗拒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遗老
民国政府
逊清皇室
乾隆皇帝的颜值
认领
15
作者
张宏杰
《各界》
2020年第1期63-64,共2页
一《清史稿》关于乾隆皇帝的外表只战战兢兢地写了四个字:隆准颀身。而《清高宗实录》则说他“生而神灵,天挺奇表。殊庭方广,隆准颀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然拔萃”。据考证,乾隆身材并不高大。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目测说,乾隆...
一《清史稿》关于乾隆皇帝的外表只战战兢兢地写了四个字:隆准颀身。而《清高宗实录》则说他“生而神灵,天挺奇表。殊庭方广,隆准颀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然拔萃”。据考证,乾隆身材并不高大。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目测说,乾隆帝身高约五英尺二英寸,约一米六。这是八十三岁时的身高,估计年轻时比这要高一些。根据现存的乾隆夏天所穿的十二章朝袍的长度,可以大致推测乾隆身高在一米六六至一米六八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马戛尔尼
清高宗
乾隆皇帝
乾隆帝
十二章
使臣
身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现家书之外的曾国荃
认领
16
作者
王学斌
《博览群书》
2020年第6期45-47,共3页
作为总结有清一代历史的官方作品《清史稿》,能入编纂者之法眼而得以跻身书中之人,自然属于在此近三百年历史时期内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之角色。晚清湘军重要人物曾国签,便以不平作为入围列传第二百篇。对曾之一獅业,《清史稿》嫩口下评骘...
作为总结有清一代历史的官方作品《清史稿》,能入编纂者之法眼而得以跻身书中之人,自然属于在此近三百年历史时期内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之角色。晚清湘军重要人物曾国签,便以不平作为入围列传第二百篇。对曾之一獅业,《清史稿》嫩口下评骘:曾国荃当苏、浙未复,孤军直捣金陵,在兵事为危机,其成功由于坚忍。铲其本根,则枝蔓自绝,信不世之勋也。屡退复起,朝廷倚为保障,以功名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曾国荃
编纂者
清代江西义宁州棚籍学额考
认领
17
作者
刘经富
卢冰冰
《客家研究辑刊》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一清代义宁州棚民的由来和入籍问题“棚民”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特殊移民群体。就南方数省范围而言,凡在山区搭棚栖止进行经济活动的民众往往被地方官府视为棚民,《清史稿·食货志·一》指出:“棚民之称,起...
一清代义宁州棚民的由来和入籍问题“棚民”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特殊移民群体。就南方数省范围而言,凡在山区搭棚栖止进行经济活动的民众往往被地方官府视为棚民,《清史稿·食货志·一》指出:“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炉煽铁,造纸制菇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宁州
南方山区
移民群体
清史稿
食货志
棚民
开炉
明代中后期
荆州洪灾后,乾隆画上题诗勉励官员
认领
18
作者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0年第12期30-31,共2页
荆州洪灾殃及万民《清史稿·高宗本纪六》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秋七月,"湖北荆州江溢,府城及满城均浸没,谕舒常等查勘抚恤。"178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导致长江中游地区受灾严重,湖北有36个县受灾。其中荆州暴...
荆州洪灾殃及万民《清史稿·高宗本纪六》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秋七月,"湖北荆州江溢,府城及满城均浸没,谕舒常等查勘抚恤。"178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导致长江中游地区受灾严重,湖北有36个县受灾。其中荆州暴雨如注,山洪暴发,因万城堤溃口,咆哮的洪水从西门(安澜门)、水津门(远安门)冲入城中,荆州城内一片汪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洪水
清史稿
长江中游地区
万城堤
长江流域
荆州
陈宏谋的为官之要
认领
19
作者
陈伟
《群众》
2020年第20期63-64,共2页
陈宏谋(1696—1771),清朝中期的理学名臣,为官四十八年,政迹遍布十二行省。陈宏谋曾与江苏结下不解之缘,担任过扬州府知府、江宁布政使、江苏按察使等官职,曾两次任江苏巡抚,前后达五年之久。《清史稿》评价陈宏谋:"乾隆间论疆吏...
陈宏谋(1696—1771),清朝中期的理学名臣,为官四十八年,政迹遍布十二行省。陈宏谋曾与江苏结下不解之缘,担任过扬州府知府、江宁布政使、江苏按察使等官职,曾两次任江苏巡抚,前后达五年之久。《清史稿》评价陈宏谋:"乾隆间论疆吏之贤者,尹继善与陈宏谋其最也……宏谋劳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则同。宏谋学尤醇,所至惓惓民生风俗,古所谓大儒之效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江苏巡抚
江苏按察使
尹继善
陈宏谋
疆吏
清朝中期
布政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记中的伦敦大疫
认领
20
作者
刀尔登
《财新周刊》
2020年第9期102-106,共5页
【1664年12月17日】人们纷纷议论夜晚的彗星。国王和王后,昨晚一夜未眠,坐看彗星,谈论它。今晚我也想看,但多云,看不见星辰。1664年11月中旬,一个大彗星进入地球的天穹,它的星尾横亘30度天空(如按《清史稿》里的描述,初现时尾长七八寸,...
【1664年12月17日】人们纷纷议论夜晚的彗星。国王和王后,昨晚一夜未眠,坐看彗星,谈论它。今晚我也想看,但多云,看不见星辰。1664年11月中旬,一个大彗星进入地球的天穹,它的星尾横亘30度天空(如按《清史稿》里的描述,初现时尾长七八寸,最盛时在次年二月,尾长八尺),果然像把长长的扫帚。东方人看见了它,西方人看见了它,南方人恐惧.北方人惊慌。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则把它(以及瘟疫)同撒旦的愤怒联系起来。通常认为,尾随彗星的灾祸,出在大人物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清史稿
》
南方人
弥尔顿
彗星
文章速递
题名
夸美清朝统治 敌视辛亥革命 《清史稿》为何没能列入二十五史
认领
1
作者
罗山
机构
不详
出处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文摘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明史》,都是官方认定的正史,大半是官方直接修订,剩下的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可。二十四史之后,1922年,民国大总统将一部新的著作列入正史,于是有了二十五史。大部分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认定,这新加入的一部,一定是《清史稿》。实则不然,这新加入的一部是《新元史》,作者是参与《清史稿》编修的清廷遗老柯劭态。那么,《清史稿》为何没能列入二十五史?
关键词
《
清史稿
》
《明史》
辛亥革命
二十五史
柯劭
二十四史
正史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初著名学者施璜传略--乾隆《施氏家谱》研读札记
认领
2
作者
陈平民
机构
不详
出处
《徽州社会科学》
2020年第8期28-30,9,共4页
文摘
笔者早年看过赵尔巽等编撰的《清史稿》。前几年撰《〈清史稿〉中的徽州籍学者》发表。入传《清史稿》"儒林"卷的学者凡283人,其中徽州籍20人。徽州籍20人中有施璜,他是休宁黎阳人(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当时限于资料,对施氏生平著述还知之不详,不少悬拟的问题未能解决。最近,有幸读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婺源续修的《施氏家谱》,获悉鲜为人知资料不少。这里,参证有关史料,再作小文,与读者分享。
关键词
《
清史稿
》
安徽省黄山市
屯溪区
清史稿
赵尔巽
生平著述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文章速递
题名
《清史稿·土司传》订误一则
认领
3
作者
纳彬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出处
《清史论丛》
2020年第1期290-293,共4页
文摘
《清史稿》错误较多,这是尽人皆知的,读者稍不留意,就会落入陷阱。近读《清史稿·土司传》,其中即有这样一段文字:(雍正)六年,鄂尔泰总督三省,其土州安于蕃、镇沅土府刁瀚,及赭乐长官土司、威远州、广南府各土目,先后劾黜,惟刁氏之族舍土目煽纠威远黑倮复反,戕知府刘洪度。于是尽徙已革土司土目他省安置。赵尔巽:《清史稿》第47册卷514《土司传三·云南土司》,中华书局,1977,第14257页。
关键词
《
清史稿
》
土目
鄂尔泰
广南府
赵尔巽
清史稿
土府
威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进士书法
认领
4
作者
秦欣欣
机构
河南新乡
出处
《收藏》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清代自入关以来,为了稳定局面,巩固统治,笼络人才,顺承明代制度实施科举考试。据《清史稿》记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省直,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而书法是这一制度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童试、乡试、会试还是殿试,其优劣都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据专家研究,清代文状元有114人,而在书法文献中有记载的就达78人,可见书法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
清史稿
》
科举考试
书法文献
博物馆藏
选拔人才
巩固统治
八股文
新乡市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题名
叶嘉莹讲女性词(二十)
认领
5
作者
叶嘉莹
杨爱娣(整理)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20年第9期77-82,共6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项目编号:I7ZDA242)的成果之一。
文摘
我们讲了明清之际为什么女性这样解放,为什么这些男子忽然间欣赏起女子的才华来了,并讲述了很多原因。那么下边我们就讲清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徐灿的诗词。一般来说,女子在历史上没有传记,但是徐灿有,《清史稿》列传二九五有《陈之遴妻徐传》,"陈之遴妻"就是徐灿。
关键词
徐灿
叶嘉莹
女性词
女词人
陈之遴
《
清史稿
》
明清之际
诗词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马拉火车”的秘密
认领
6
作者
白晓娜
机构
不详
出处
《人民交通》
2020年第22期59-63,共5页
文摘
《清史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光绪)三年,有商人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十八里,是为中国自筑铁路之始。”和许多早期史料一样,这样的记载,能为历史留痕,却又在细节上失真。唐胥铁路的确为中国自筑铁路之始,但其正式建设时间却是1881年(光绪七年)。唐胥铁路,是条不一般的铁路。无论是在《清史稿》里,还是在无数后来研究者的著述中,它的修建都显示出多方面的开创意义。在这条铁路通车百余年后,让我们拨开纷杂的史料,重新聚焦于这条铁路。
关键词
《
清史稿
》
开创意义
唐胥铁路
分类号
F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百龄:三起三落的“能臣之冠”
认领
7
作者
王残阳
机构
不详
出处
《各界》
2020年第7期50-54,共5页
文摘
百龄,字菊溪,张氏,汉军正黄旗人,籍贯河北隆化。他是清朝嘉庆皇帝极为倚重的封疆大吏之一,曾先后担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等要职,判处了多起案情错综复杂的大案要案,在其晚年得子之时,嘉庆皇帝亲自为其子赐名、予世袭官职,《清史稿》称其为“能臣之冠”。但与之同时,他的为官之路也十分坎坷,经历了“三起三落”,乃至死后依然留下了说不尽的议论。
关键词
《
清史稿
》
封疆大吏
两江总督
嘉庆皇帝
赐名
三起三落
能臣
河北隆化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湖茶缘
认领
8
作者
茶玩得歌(文/图)
机构
不详
出处
《度假旅游》
2020年第6期70-71,共2页
文摘
闲来弄玩茶文化,了解一些徽州茶事,知道屯溪这地方在《清史稿·地理志》中被叫做"茶务都市",很是了不得。还知道阳湖老街的外边溪茶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尤其有片徽州茶叶大王吴荣寿的老房子坐落其中,于是时不时到此走走,企图嗅寻幽香,寻点资源,获取信息,汲求灵感。
关键词
茶文化
茶缘
清史稿
地理志
茶韵
茶叶
老房子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题名
新时代的预示,旧时代的挽歌 《史记》的精神世界
认领
9
作者
押沙龙
机构
不详
出处
《国家人文历史》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摘
在中国历史学家里,司马迁是一个绝对的异数。一套二十四史,在体例上大家都延续《史记》开创的先河。但是在精神上,后来的史家遵循的其实是班固的路线。他们都是用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去审视历史:一个大臣是忠还是奸呢,一个皇帝是明还是昏呢,一个社会是治还是乱呢。从《汉书》到《清史稿》,差不多都被同一套话语体系笼罩着。
关键词
《
清史稿
》
《史记》
二十四史
《汉书》
旧时代
话语体系
挽歌
意识形态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心激似大江潮——读郑成功一首轶诗
认领
10
作者
沈淦
机构
不详
出处
《炎黄纵横》
2020年第3期56-57,共2页
文摘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父亲郑芝龙是明末海盗,往来于日本、台湾与闽海之间,垄断东南沿海贸易,后于崇祯年间受朝廷招抚,任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受封"南安伯"。
关键词
朱聿键
清史稿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8
题名
两汉循吏如何治政施策
认领
11
作者
侯浩
机构
不详
出处
《月读》
2020年第11期52-56,共5页
文摘
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为"循吏"立传的先河,"二十四史"中有十九史为清正干练的古代官员立传,这些人被称为"循吏"或"良吏"。《清史稿》中也有《循吏传》。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的开头便写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他认为,官吏奉公守法、尽职尽责,按法律和规矩施政就能把自己管辖的区域治理好,没有必要实行严刑峻法和苛政暴政,不该对老百姓采取高压态势。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写道:"(循吏)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总结循吏治政的特点包括:"移变边俗、仁信笃诚、使人不欺、委任贤良、明发奸伏、吏端禁止、导德齐礼"等。
关键词
《
清史稿
》
循吏传
《后汉书》
区域治理
严刑峻法
奉公守法
二十四史
循吏列传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杨宾与《柳边纪略》
认领
12
作者
北辰
机构
不详
出处
《文存阅刊》
2020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摘
《柳边纪略》是一本史地类的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全书共有五卷,四万五千余字,洋洋洒洒,记述了东北地区的山川地理、官制兵额、驿站关隘、物产互市、民族风俗等情况。《清史稿》说:“《柳边纪略》述塞外事甚详。”《清史列传》说:“其书网罗巨细,足以订史书之谬,而补版图之缺。”梁启超先生说:此书“开创了边檄地理之研究”。
关键词
《
清史
列传》
《
清史稿
》
杨宾
民族风俗
梁启超先生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隋书》校读札记十二则
认领
13
作者
黄楼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著名学者吴玉贵、孟彦弘先生主持修订的点校本《隋书》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成果之一,已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修正了1973年点校本未完善处,为学术界提供了权威、精准的《隋书》研究底本。在读书过程中,笔者发现《隋书》若干文句与《北史》或出土墓志存有一定的差异,仍有进一步研讨之余地。今就目力所及,略陈如下,以期有所裨益。
关键词
《
清史稿
》
《隋书》
出土墓志
点校本
《北史》
二十四史
目力所及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史编修与逊清遗老群体的分化
认领
14
作者
陶亚敏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文摘
1914年民国政府开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一些遗老出于现实需要,逐渐改变拒绝与民国政府合作的态度,进入清史馆参加编修清史。一部分遗老则认为清史编修是对清廷的不尊重,因此拒绝参与,亦借此表达与民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并对《清史稿》最终版本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清史编修象征清朝国祚的终结,因而逊清皇室不仅拒绝配合清史编修,而且对参加清史编修的遗老采取排斥的态度,不仅使清史馆遗老与逊清王室关系紧张,还造成了逊清遗老群体的分化。虽然最终形成的《清史稿》因为种种原因错谬较多,质量不高,并且以美化清朝为基调,但是历时十三年的清史编修工作不仅消磨了参编遗老们的岁月和精力,也抵消了他们对民国政府的抗拒之心。
关键词
清史稿
遗老
民国政府
逊清皇室
Keywords
Draft of History of Qing
surviving adherent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bdicated Qing imperial house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乾隆皇帝的颜值
认领
15
作者
张宏杰
机构
不详
出处
《各界》
2020年第1期63-64,共2页
文摘
一《清史稿》关于乾隆皇帝的外表只战战兢兢地写了四个字:隆准颀身。而《清高宗实录》则说他“生而神灵,天挺奇表。殊庭方广,隆准颀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然拔萃”。据考证,乾隆身材并不高大。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目测说,乾隆帝身高约五英尺二英寸,约一米六。这是八十三岁时的身高,估计年轻时比这要高一些。根据现存的乾隆夏天所穿的十二章朝袍的长度,可以大致推测乾隆身高在一米六六至一米六八之间。
关键词
《
清史稿
》
马戛尔尼
清高宗
乾隆皇帝
乾隆帝
十二章
使臣
身高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现家书之外的曾国荃
认领
16
作者
王学斌
机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出处
《博览群书》
2020年第6期45-47,共3页
文摘
作为总结有清一代历史的官方作品《清史稿》,能入编纂者之法眼而得以跻身书中之人,自然属于在此近三百年历史时期内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之角色。晚清湘军重要人物曾国签,便以不平作为入围列传第二百篇。对曾之一獅业,《清史稿》嫩口下评骘:曾国荃当苏、浙未复,孤军直捣金陵,在兵事为危机,其成功由于坚忍。铲其本根,则枝蔓自绝,信不世之勋也。屡退复起,朝廷倚为保障,以功名终。
关键词
《
清史稿
》
曾国荃
编纂者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题名
清代江西义宁州棚籍学额考
认领
17
作者
刘经富
卢冰冰
机构
南昌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客家研究辑刊》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摘
一清代义宁州棚民的由来和入籍问题“棚民”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特殊移民群体。就南方数省范围而言,凡在山区搭棚栖止进行经济活动的民众往往被地方官府视为棚民,《清史稿·食货志·一》指出:“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炉煽铁,造纸制菇为业。”
关键词
义宁州
南方山区
移民群体
清史稿
食货志
棚民
开炉
明代中后期
分类号
TF5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题名
荆州洪灾后,乾隆画上题诗勉励官员
认领
18
作者
郑学富
机构
不详
出处
《工会信息》
2020年第12期30-31,共2页
文摘
荆州洪灾殃及万民《清史稿·高宗本纪六》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秋七月,"湖北荆州江溢,府城及满城均浸没,谕舒常等查勘抚恤。"178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导致长江中游地区受灾严重,湖北有36个县受灾。其中荆州暴雨如注,山洪暴发,因万城堤溃口,咆哮的洪水从西门(安澜门)、水津门(远安门)冲入城中,荆州城内一片汪洋.
关键词
特大洪水
清史稿
长江中游地区
万城堤
长江流域
荆州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陈宏谋的为官之要
认领
19
作者
陈伟
机构
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
出处
《群众》
2020年第20期63-64,共2页
文摘
陈宏谋(1696—1771),清朝中期的理学名臣,为官四十八年,政迹遍布十二行省。陈宏谋曾与江苏结下不解之缘,担任过扬州府知府、江宁布政使、江苏按察使等官职,曾两次任江苏巡抚,前后达五年之久。《清史稿》评价陈宏谋:"乾隆间论疆吏之贤者,尹继善与陈宏谋其最也……宏谋劳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则同。宏谋学尤醇,所至惓惓民生风俗,古所谓大儒之效也。"
关键词
《
清史稿
》
江苏巡抚
江苏按察使
尹继善
陈宏谋
疆吏
清朝中期
布政使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记中的伦敦大疫
认领
20
作者
刀尔登
机构
不详
出处
《财新周刊》
2020年第9期102-106,共5页
文摘
【1664年12月17日】人们纷纷议论夜晚的彗星。国王和王后,昨晚一夜未眠,坐看彗星,谈论它。今晚我也想看,但多云,看不见星辰。1664年11月中旬,一个大彗星进入地球的天穹,它的星尾横亘30度天空(如按《清史稿》里的描述,初现时尾长七八寸,最盛时在次年二月,尾长八尺),果然像把长长的扫帚。东方人看见了它,西方人看见了它,南方人恐惧.北方人惊慌。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则把它(以及瘟疫)同撒旦的愤怒联系起来。通常认为,尾随彗星的灾祸,出在大人物身上。
关键词
《
清史稿
》
南方人
弥尔顿
彗星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章速递
夸美清朝统治 敌视辛亥革命 《清史稿》为何没能列入二十五史
罗山
《国家人文历史》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初著名学者施璜传略--乾隆《施氏家谱》研读札记
陈平民
《徽州社会科学》
2020
0
3
文章速递
《清史稿·土司传》订误一则
纳彬
《清史论丛》
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进士书法
秦欣欣
《收藏》
2020
0
5
叶嘉莹讲女性词(二十)
叶嘉莹
杨爱娣(整理)
《文史知识》
2020
0
6
“马拉火车”的秘密
白晓娜
《人民交通》
2020
0
7
百龄:三起三落的“能臣之冠”
王残阳
《各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阳湖茶缘
茶玩得歌(文/图)
《度假旅游》
2020
0
9
新时代的预示,旧时代的挽歌 《史记》的精神世界
押沙龙
《国家人文历史》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雄心激似大江潮——读郑成功一首轶诗
沈淦
《炎黄纵横》
2020
0
11
两汉循吏如何治政施策
侯浩
《月读》
2020
0
12
杨宾与《柳边纪略》
北辰
《文存阅刊》
2020
0
13
《隋书》校读札记十二则
黄楼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14
论清史编修与逊清遗老群体的分化
陶亚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15
乾隆皇帝的颜值
张宏杰
《各界》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发现家书之外的曾国荃
王学斌
《博览群书》
2020
0
17
清代江西义宁州棚籍学额考
刘经富
卢冰冰
《客家研究辑刊》
2020
0
18
荆州洪灾后,乾隆画上题诗勉励官员
郑学富
《工会信息》
2020
0
19
陈宏谋的为官之要
陈伟
《群众》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日记中的伦敦大疫
刀尔登
《财新周刊》
2020
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