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条款的教义学分析——以错误论视角为切入
|
李淼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2
|
正当防卫限度之判断基准
|
陈祖瀚
|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
2020 |
0 |
|
3
|
民法的法条病理学--以僵尸法条或注意规定为中心
|
贺剑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基本疑难问题探析
|
刘蓓
|
《社会科学动态》
|
2019 |
0 |
|
5
|
试析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概念、特征及其认定
|
刘蓓
|
《西部公安论坛》
|
2019 |
0 |
|
6
|
监察调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规范分析
|
艾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聚众斗殴转化犯定性的合理性探究
|
许辉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2018 |
0 |
|
8
|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第二款的适用困境与出路
|
何俊
|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9
|
法律推定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研究——以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为焦点
|
刘之雄
|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之新探
|
尹鹏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
2018 |
0 |
|
11
|
“携带凶器抢夺”性质的刑法教义学分析
|
王志祥
王艺丹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0 |
|
12
|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定性的困境与破解
|
刘宪权
|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3
|
对我国刑法走私罪的共犯规定的思考
|
林雨佳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7 |
1
|
|
14
|
法律拟制,抑或注意规定——“暴力袭警”条款之法律属性辨析
|
葛立刚
|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7 |
0 |
|
15
|
法律拟制抑或注意规定——“暴力袭警”条款之法律属性辨析
|
葛立刚
|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6
|
受贿罪定罪量刑情节要素司法适用分析——基于《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钱松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7
|
自力实现债权行为的刑法教义学分析——以我国《刑法》第238条第3款的性质为基础
|
于改之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8
|
刑法中拟制规定与准用规定之别
|
赵春玉
|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法律拟制抑或注意规定:《刑法》第362条之辨析
|
蒋捷
|
《法制与经济》
|
2016 |
0 |
|
20
|
论刑法中的注意规定
|
周铭川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