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见俗见人到见心理见性格——论《蒙古风俗鉴》民俗志写作动机与旨趣
|
乌·纳钦
李金花
|
《民间文化论坛》
|
2020 |
0 |
|
2
|
“2019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与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
戎天佑
特尔巴依尔
|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2019“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年会综述
|
王洪强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0 |
0 |
|
4
|
心有他者,身边皆是田野——评刘锡诚《田野手记》
|
叶川
安丽哲
|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5
|
小小“萨其马”民族大融合
|
王军伟
|
《炎黄地理》
|
2020 |
0 |
|
6
|
俗文化与人类学——呼唤“民俗人类学”
|
徐新建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7
|
三亚地区民间信仰现状研究
|
席晓丽
|
《黄河.黄土.黄种人》
|
2020 |
0 |
|
8
|
请于人间烟火中寻我
|
|
《故事家:花开不败》
|
2019 |
0 |
|
9
|
当代民俗志写作新的尝试——《番禺民俗》述评
|
陈蓉榕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9 |
0 |
|
10
|
从事象、事件到民俗关系——40年民间信仰研究及其范式述评
|
王霄冰
王玉冰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学术期刊创办与学科建设发展
|
施爱东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9 |
1
|
|
12
|
日本史前拔牙风俗的特点、分布与发展阶段
|
何星亮
|
《国外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日本文身习俗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王晓东
|
《国外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贵州民俗研究70年:基于学术史的考察
|
杨兰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5
|
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
丹·本-阿默思
贾琛(译)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8 |
0 |
|
16
|
从二重证据到多重文化的民俗学研究——《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绪论
|
余悦
|
《学术评论》
|
2018 |
0 |
|
17
|
英文摘要
|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8
|
江西地方民间舞蹈泼蛇灯的民俗文化研究
|
蒋聪昳
|
《当代音乐》
|
2018 |
0 |
|
19
|
再现生活的光泽——序陈华发报告文学集《生活就是这样》
|
陈支平
|
《泉州文学》
|
2018 |
0 |
|
20
|
英文摘要
|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