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1975年7月1日-2019年3月27日发表的有关血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HCC发生风险...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1975年7月1日-2019年3月27日发表的有关血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HCC发生风险的文献。采用RevMan5.3和Stata11.2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纳入的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若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被用于评估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的关系。采用Begg漏斗图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通过每次去除一篇文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Meta分析的质量和可信度。结果 最终纳入4篇文献,其中2项研究来自韩国人群,2项研究来自中国人群,共30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无显著性关联(OR=1.46,95%CI:0.76~2.80, P =0.25)。基于国别的亚组分析显示,在韩国人群中,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OR=2.67,95%CI:1.61~4.43, P =0.000 1);而在中国人群中无显著性关联(OR=0.89,95%CI:0.48~1.64, P =0.70)。结论 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无明显关联,未来需更多研究证实这一可能。展开更多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 GP73)、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载量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 GP73)、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载量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CHB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肝功能相关指标正常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GP73、HA水平,分析GP73、HA与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HBV DNA载量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GP73、H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P <0.01);病情不同严重程度的CHB患者血清GP73、H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不同HBV DNA载量组血清GP73、H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不同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血清GP73、H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不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血清GP73表达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P73、HA水平与CHB病情严重程度、HBV DNA载量、总胆红素、ALT、AST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GP73、HA水平与CHB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临床应高度重视。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各临床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状况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HBV感染者,按不同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59例)、慢性肝炎组(76例)和肝硬化组(65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各临床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状况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HBV感染者,按不同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59例)、慢性肝炎组(76例)和肝硬化组(65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淋巴细胞亚群与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4^+/CD25^+值。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CD3^+、CD4^+、CD4^+/CD8^+值分别为(73.15±4.15)%、(45.37±3.88)%、(1.23±0.34)%和(70.11±3.47)%、(39.890x09±3.64)%及(1.02±0.20)%,低于对照组的(76.12±5.09)%、(47.20±3.89)%及(1.5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CD4^+/CD25^+值分别为(29.82±3.20)%、(4.81±1.50)%和(32.34±2.91)%和(6.20±2.23)%,高于对照组(29.04±2.43)%、(4.0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D3^+、CD4^+、CD8^+、CD4^+/CD25^+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低载量组CD3^+、CD4^+、CD4^+/CD25^+值分别为(64.59±18.77)%、(45.79±15.11)%及(7.22±1.27)%,低于HBV-DNA阴性组[(74.79±17.09)%、(55.08±14.99)%、(8.14±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载量组CD4^+/CD8^+、CD4^+/CD25^+值分别为(1.52±0.91)%和(7.22±1.27)%,均高于高载量组(1.02±0.59)%和(5.12±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HBV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可为评估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1975年7月1日-2019年3月27日发表的有关血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HCC发生风险的文献。采用RevMan5.3和Stata11.2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纳入的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若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被用于评估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的关系。采用Begg漏斗图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通过每次去除一篇文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Meta分析的质量和可信度。结果 最终纳入4篇文献,其中2项研究来自韩国人群,2项研究来自中国人群,共30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无显著性关联(OR=1.46,95%CI:0.76~2.80, P =0.25)。基于国别的亚组分析显示,在韩国人群中,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OR=2.67,95%CI:1.61~4.43, P =0.000 1);而在中国人群中无显著性关联(OR=0.89,95%CI:0.48~1.64, P =0.70)。结论 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无明显关联,未来需更多研究证实这一可能。
文摘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 GP73)、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载量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CHB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肝功能相关指标正常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GP73、HA水平,分析GP73、HA与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HBV DNA载量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GP73、H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P <0.01);病情不同严重程度的CHB患者血清GP73、H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不同HBV DNA载量组血清GP73、H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不同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血清GP73、H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不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血清GP73表达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P73、HA水平与CHB病情严重程度、HBV DNA载量、总胆红素、ALT、AST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GP73、HA水平与CHB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临床应高度重视。
文摘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各临床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状况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HBV感染者,按不同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59例)、慢性肝炎组(76例)和肝硬化组(65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淋巴细胞亚群与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4^+/CD25^+值。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CD3^+、CD4^+、CD4^+/CD8^+值分别为(73.15±4.15)%、(45.37±3.88)%、(1.23±0.34)%和(70.11±3.47)%、(39.890x09±3.64)%及(1.02±0.20)%,低于对照组的(76.12±5.09)%、(47.20±3.89)%及(1.5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CD4^+/CD25^+值分别为(29.82±3.20)%、(4.81±1.50)%和(32.34±2.91)%和(6.20±2.23)%,高于对照组(29.04±2.43)%、(4.0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D3^+、CD4^+、CD8^+、CD4^+/CD25^+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低载量组CD3^+、CD4^+、CD4^+/CD25^+值分别为(64.59±18.77)%、(45.79±15.11)%及(7.22±1.27)%,低于HBV-DNA阴性组[(74.79±17.09)%、(55.08±14.99)%、(8.14±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载量组CD4^+/CD8^+、CD4^+/CD25^+值分别为(1.52±0.91)%和(7.22±1.27)%,均高于高载量组(1.02±0.59)%和(5.12±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HBV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可为评估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