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图书馆对东北二人转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
肖喆光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
|
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实现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吉林省辽源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综述
|
无
|
《文化月刊》
|
2020 |
0 |
|
3
|
从二人转曲牌看东北的地域文化
|
刘长明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4
|
专访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以内容驱动为核心,建立年轻态喜剧产业
|
封亚南
|
《电视指南》
|
2019 |
0 |
|
5
|
记住那抹乡愁一对青年曲艺演员的艺术梦想
|
孙立婷
|
《曲艺》
|
2019 |
0 |
|
6
|
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二人转300年历程尽现眼前
|
王可航
庄严(图)
无
|
《吉林画报》
|
2019 |
0 |
|
7
|
石秀芹与她的二人转 石秀芹和30个学员在吉林省二人转博物馆传习所寻找到传承舞台
|
王可航(文/图)
庄严(文/图)
|
《吉林画报》
|
2019 |
0 |
|
8
|
四川灯戏的艺术特色与展望
|
魏褐夫
李悦平
|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9
|
东北二人转革命现代戏的“传统”与“现代”
|
侯娜
方勇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马力 二人转是我的根,舞蹈是我的魂
|
王俏
|
《曲艺》
|
2018 |
0 |
|
11
|
论东北二人转艺术的独特性
|
吕佳
吴晓明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笑果文化:喜剧内容背后消费的是观众的情绪
|
封亚南
陈浩洲
|
《电视指南》
|
2018 |
0 |
|
13
|
北派二人转:艺之根,乐之源
|
|
《文艺评论》
|
2017 |
0 |
|
14
|
画脸:流行于丹巴藏区的乡村艺术
|
杨全富
|
《中国西部》
|
2017 |
0 |
|
15
|
“千军万马就咱俩”——东北二人转的表演特色解析
|
穆希琳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7 |
0 |
|
16
|
北派二人转传承的喜忧
|
许正
|
《瞭望》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7
|
曲艺自信 艺术青春写入民族性人民性
|
张祖健
|
《曲艺》
|
2017 |
0 |
|
18
|
我看二人转“唱大车店”
|
苏景春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二人转文化接受史略
|
周青民
李秀云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0
|
做好人 学好艺 为人民唱好戏——国家级非遗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韩子平
|
|
《曲艺》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