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相关监测技术的进步,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年攀升。房颤管理指南可追溯到20年前,彼时的房颤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今在循证医学的推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相关监测技术的进步,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年攀升。房颤管理指南可追溯到20年前,彼时的房颤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今在循证医学的推动下,房颤的诊疗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国内外的房颤指南与相关专家共识架构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架构更为清晰,内容也更为详尽,具有更高的临床指导价值。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的房颤管理指南以更为凝练的、结构化的、可操作性强的Atrial fibrillation Better Care(ABC)管理路径(A:抗凝/预防卒中;B:更好的症状管理;C: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管理)为核心指导,提出了“CC to ABC”的房颤诊疗管理方案,是近年来的房颤管理指南的重大突破[1]。本文以此为主线,结合近年来的房颤管理指南内容,浅谈房颤管理指南的变迁与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相关监测技术的进步,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年攀升。房颤管理指南可追溯到20年前,彼时的房颤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今在循证医学的推动下,房颤的诊疗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国内外的房颤指南与相关专家共识架构和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架构更为清晰,内容也更为详尽,具有更高的临床指导价值。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的房颤管理指南以更为凝练的、结构化的、可操作性强的Atrial fibrillation Better Care(ABC)管理路径(A:抗凝/预防卒中;B:更好的症状管理;C: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管理)为核心指导,提出了“CC to ABC”的房颤诊疗管理方案,是近年来的房颤管理指南的重大突破[1]。本文以此为主线,结合近年来的房颤管理指南内容,浅谈房颤管理指南的变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