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球藻去除尾水中氮素的特征
认领
1
作者
刘硕
贺
宇
环
+4 位作者
万敬敏
桂欣欣
刘自曼
李方红
赵志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提高尾水中氮素和COD的去除率,优化筛选出一株微球藻,研究该藻在不同温度、p H值下去除水中氮素及COD的效率。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生长条件,观察微球藻在不同条件下降解尾水中氮素及COD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单因素p H值为9和温度为30℃...
为提高尾水中氮素和COD的去除率,优化筛选出一株微球藻,研究该藻在不同温度、p H值下去除水中氮素及COD的效率。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生长条件,观察微球藻在不同条件下降解尾水中氮素及COD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单因素p H值为9和温度为30℃时对氨氮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均可达到80. 4%;在单因素pH为5和温度为35℃时对硝态氮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51. 9%、55. 6%;在单因素pH值为9和温度为30℃时对总氮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71. 4%、74. 5%;在单因素pH值为9和温度为20℃时对COD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42. 7%、43.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藻
尾水处理
降解率
氮素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球藻去除尾水中氮素的特征
认领
1
作者
刘硕
贺
宇
环
万敬敏
桂欣欣
刘自曼
李方红
赵志瑞
机构
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出处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7-51,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4005)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273615D)
+1 种基金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9454209D)
河北地质大学第十六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KBD201904)。
文摘
为提高尾水中氮素和COD的去除率,优化筛选出一株微球藻,研究该藻在不同温度、p H值下去除水中氮素及COD的效率。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生长条件,观察微球藻在不同条件下降解尾水中氮素及COD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单因素p H值为9和温度为30℃时对氨氮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均可达到80. 4%;在单因素pH为5和温度为35℃时对硝态氮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51. 9%、55. 6%;在单因素pH值为9和温度为30℃时对总氮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71. 4%、74. 5%;在单因素pH值为9和温度为20℃时对COD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42. 7%、43. 6%。
关键词
微球藻
尾水处理
降解率
氮素
Keywords
chlorella
tail water treatment
degradation rate
nitrogen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球藻去除尾水中氮素的特征
刘硕
贺
宇
环
万敬敏
桂欣欣
刘自曼
李方红
赵志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