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桉树内生真菌二型伞霉的培养条件优化
认领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梁京威
王思佳
胡文涛
谢贤安
陈辉
唐明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09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141)
广州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1904020022)。
-
文摘
明确桉树内生真菌二型伞霉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桉树内生真菌共生机制研究以及内生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研究不同温度(20、25、30、35℃)、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果糖、乳糖和山梨醇)、氮源(磷酸氢二铵、草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胰蛋白胨和蛋白胨)、转速(80、100、120 r/min和140 r/min)对二型伞霉生长的影响。同时回接巨桉,测量其株高与根长,探究接种二型伞霉对巨桉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型伞霉在不同碳源和不同氮源的MMN培养基均能生长,但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最佳碳源为乳糖,其次是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其次是尿素。二型伞霉适宜生长温度为30℃,生长最快、长势最好,适宜生长pH为6.0~7.0,最佳转速为80 r/min。接种二型伞霉2个月后巨桉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48.22%和75.78%。初步确定了桉树内生真菌二型伞霉的最佳培养条件,验证了其对桉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为桉树内生真菌的生理生化研究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桉树
内生真菌
二型伞霉
培养条件优化
-
Keywords
Eucalyptus
endophytic fungi
Umbelopsis dimorpha
culture condition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进展
认领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张林林
刘效东
苏艳
夏文杰
梁京威
李吉跃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3期213-221,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600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35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0450)
-
文摘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数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其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回顾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背景、历史、现状及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个体以及林分尺度上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及其分配特征;2)不同经营措施(立地条件、初植密度、混交措施、抚育间伐及施肥等)对马尾松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3)围绕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气候机制问题,以近年来广泛运用于该方面问题研究的树木年轮学方法为切入,对影响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过程的气候因子进行梳理、整合,以期全面阐述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问题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背景下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树木年轮学
-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biomass
productivity
dendrochronology
-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紫背天葵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认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苏洋
刘璐冰
蔡欣哲
朱楚萌
梁京威
唐光大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石灰岩植物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6期8-14,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林业厅科技项目(粤财农[2017]83号)。
-
文摘
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是集营养保健和特殊风味为一身的野生高档蔬菜之一,也是南方传统中药材,但人工栽培尚存在较大的技术障碍。以紫背天葵为研究对象,对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植株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孢子、菌根侵染率和土壤营养元素等开展研究,以期对后期的菌根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紫背天葵根际土中AMF种类丰富,孢子密度大,菌根侵染率较高,共统计真菌孢子26种,主要属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孢囊霉(Scutellospora)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根际土孢子密度和菌根侵染率在不同采样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均与土壤的全K含量呈负相关,与交换性Ca含量呈正相关,另外,AMF孢子丰富度与速效K呈负相关,菌根侵染率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可见紫背天葵野生根际土的真菌孢子在K含量较低时,多样性较高,主要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种类。
-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孢子密度
菌根侵染率
紫背天葵
-
Keywords
AMF
diversity
spore density
mycorrhizal infection rate
Begonia fimbristipula
-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
使用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