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传统性别差等结构的隐固性
|
任现品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
|
“泡沫”:程青小说中的梦想书写
|
任现品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男权社会下的个体异化——评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任现品
王裕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0 |
0 |
|
4
|
家族一元体内的男尊女卑——论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层次机制
|
任现品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从家族到阶级:“十七年”小说中性别差等结构的一元体更替
|
任现品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女德与女色的对照互证--论《檀香刑》中的钱夫人与孙眉娘
|
任现品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冷漠民众与活命百姓的差异互补--鲁迅、莫言看客形象之关系研究
|
任现品
李思雨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8
|
自救的无力与他救的无望——论徐坤《厨房》中枝子的回归失败
|
任现品
姜晓梅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9
|
谎言的规则化与个体的被动性——对《皇帝的新装》的一种解读
|
任现品
周青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0
|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中国梦”彰显
|
任现品
张玲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1
|
当代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承与变
|
任现品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2
|
反叛与认同:红色经典与群体本位观的双重关联
|
任现品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论当代小说中叙事声音的着色功能——以《创业史》与《白鹿原》为例证
|
任现品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传统与西方、当时与当下——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参照坐标
|
任现品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反叛与倚重:红色经典对传统性别伦理的双重态度
|
任现品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6
|
政治呼应与文化揭秘的对照互证——对《创业史》《白鹿原》的一种比较
|
任现品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当代小说中传统伦理的隐与显——从梁生宝到白嘉轩的伦理观分析
|
任现品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完美英雄与末路英雄的对照呼应——对大陆、台湾民国史小说的一种比较
|
任现品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9
|
市场经济语境中民国史小说创作论
|
任现品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胜利大团圆和胜者无所得——以《亲人》和《首战告捷》为例看中国当代革命战争小说的转型
|
任现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